2025年7月9日凌晨,重慶市主城及周邊區域遭遇持續特大暴雨襲擊,多處道路、隧道、邊坡出現險情,對城市運行和交通安全造成嚴重影響。重慶設計集團所屬企業重慶市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市建科院”)聞“汛”而動,迅速響應并組織多支專業技術應急隊伍,星夜馳援各風險點位,憑借過硬的專業素養和技術能力,高效投入應急搶險工作,為保障城市安全運行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
多線出擊,高效應對突發險情
某區某大道受排水管網噴涌影響,主干道路面突發破損,路基存在塌陷風險。接屬地市政設施維護管理中心指令后,市建科院技術團隊第一時間冒雨抵達現場,爭分奪秒開展路面塌陷隱患應急檢測與風險評估,于清晨6時高效完成檢測任務,為后續搶修決策提供了關鍵依據。
某區某隧道因地勢低洼且缺乏沉砂池,暴雨導致隧道中段嚴重積水,交通中斷。市建科院應急隊伍火速趕赴現場,會同市政管網管理及設施維護單位,徹夜奮戰,采取緊急排水措施,全力保障隧道通行安全及結構穩定。
某區某大道因暴雨引發邊坡局部垮塌,危及道路交通安全。作為結構設施技術巡查單位,市建科院立即派出技術骨干趕赴現場,緊急開展排查,準確研判險情,并協同相關單位制定科學應急處置方案,有效排除了邊坡繼續滑塌的風險,及時消除了安全隱患。
某區某大道立交段因暴雨引起排水不暢形成大量積水,導致道路邊坡可能出現失穩風險,市建科院項目人員立即組織施工單位進行了緊急搶險,清理排水溝雜物,對失穩地段采取了加固措施,成功排除相關隱患,保障了道路安全。
某區環島高架橋下商業區 B1層一處吊頂因漏水導致頂棚部分掉落。在屬地城管局、住建委、商務委、應急局等單位聯合召開的現場處置會議上,市建科院作為高架橋結構設施技術檢測單位,基于專業判斷提出了針對性的處置建議和后續風險防控措施,為防止次生災害及輿情風險提供了科學可靠的理論依據和技術支持。
某區某街道路段因暴雨影響突發塌方,??吭诼愤叺膬奢v小車和一輛摩托車墜入坑中,事故發生后屬地公安、消防、應急等多部門迅速響應趕赴現場開展緊急處置工作,市建科院立即派出專業檢測團隊,前往現場開展道路兩側建筑物的變形檢測、監測工作,作出準確技術評判,為后續險情處置提供理論依據。
某區多處地下通道因暴雨大量積水無法通行,市建科院技術人員積極配合相關維保單位,利用專業設備進行緊急抽排作業,助力地下通道盡快恢復通行能力。
科技賦能,彰顯專業擔當
此次特大暴雨應急搶險中,市建科院各應急隊伍反應迅速、處置專業、協作高效,從道路塌陷風險快速評估、隧道積水應急排險、邊坡垮塌應急處置,到高架橋結構隱患技術研判、道路塌方區域房屋檢測、地通道積水排除,市建科院技術團隊始終沖鋒在前,運用專業技術手段精準識別風險、科學指導處置,充分展現了其在城市公共基礎設施安全領域的專業技術實力和應急響應能力。
市建科院作為第三方公信機構,重慶市建設工程質量評定、可靠性鑒定及事故處理提供依據的法定檢測單位和政府管理建設工程質量安全、應急搶險的主要技術依托單位,始終聚焦城市運行及“疑、難、急、險”病害檢測、診斷、修復、治理,提供既有建筑與市政設施安全智能治理事前、事中、事后技術支撐和保障,具備可靠的工程搶險急救能力。在此次暴雨災害應對中,市建科院切實發揮了風險防控與應急搶險的關鍵技術支撐作用,其專業、高效的響應,不僅有力保障了城市交通命脈的安全暢通,更彰顯了科研機構在守護城市安全運行、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方面的重要價值與責任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