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重慶設計集團市建科院公司與重慶建工第十一建筑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共同主編的《建筑邊坡工程監測技術標準》順利通過專家組審查。
根據市住建委《關于下達2015年度重慶市工程建設標準制定項目計劃的通知》(渝建﹝2015﹞325號)的要求,市建科院和重慶建工第十一建筑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作為主編單位,于2016年4月正式啟動成立編制小組,組織業內其他五家具有代表性的參編單位共同開展調研及編寫工作。標準分為九個章節,主要技術內容包括總則、術語、基本規定、監測項目、監測點布置、監測方法及精度要求、監測頻率、監測預警、數據處理與信息反饋,為重慶市建筑邊坡的監測工作提供了切實可行的依據。編制過程中,在市住建委科技處、標委會的指導及重慶設計集團的協調下,市建科院充分調動各成員積極性,認真開展前期調研及資料收集工作,召開編寫、討論、修改等各項工作,為順利通過審查打下了扎實基礎。
邊坡是人類工程活動中最基本的地質環境之一,也是工程建設中最常見的工程形式。邊坡失穩破壞嚴重危及到公共財產和人們的生命安全。隨著我國基礎設施建設的大力發展,在建筑、市政等行業都涉及到大量的邊坡工程問題。增強邊坡安全意識,科學合理有效地進行設計、施工、監測,防止出現邊坡失穩事故,確保工程具有足夠的安全性,是工程技術人員必須高度重視的問題。目前,國家現行標準中與監測相關的有《工程測量標準》GB50026-2020、《建筑變形測量規范》JGJ8-2016和《建筑基坑工程監測技術標準》GB50497-2019等少量技術標準,這些標準分別從測量的角度對測量的精度和建筑物的變形以及基坑的測試方法進行了規定,而邊坡工程既不屬于建筑工程,也不屬于基坑工程,且與兩者有著較大的差異,因此制定一本邊坡工程監測規范,規范、指導監測單位的監測行為有著深遠的意義。